在外国语学院的精心安排下,学院21名本科生满怀对跨境电商领域的探索热忱走进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启了为期四周的暑期短学期实习实践。本次实践由商务英语系书记白阳明与英语系书记熊素娟两位老师共同带队指导,旨在通过真实的职场场景,让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
6月30日上午9:30,同学们自主前往光谷高新区华翔中心A2写字楼集合。园区负责人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详细介绍了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及跨境电商行业的前沿动态,并对实习期间的实践要求作出明确说明。强调要严格遵守园区规章制度,对待各项任务都需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坚持上下班打卡制度,时刻将人身与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实习过程安全有序。

在园区工作人员的热情引导下,同学们依次完成了签到登记、训前沟通等流程,随后分组参观了产业园的运营中心、仓储物流区、直播间及实训基地,深入了解了跨境电商从选品、上架、营销到物流配送的完整链路。在熟悉工作环境后,同学们根据专业被分为6个小组,由3位拥有多年跨境电商实操经验的资深员工带教。参与实践的同学涵盖英语、商务英语、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覆盖2022、2023、2024三个年级,不同专业的知识储备在团队协作中形成互补,为实践任务的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7月25日下午4点的结训仪式上,同学们踊跃分享实践收获。大家纷纷表示,经过四周的沉浸式学习,对跨境电商的核心运营逻辑有了系统性认知:从选品阶段的市场调研,学会了运用各类数据分析工具筛选热门产品、评估竞争程度,不再仅凭主观判断做决策;到Listing优化环节,掌握了标题撰写、关键词布局、卖点提炼的技巧,明白要从用户视角出发,通过拆解竞品评论挖掘痛点,让产品描述更贴合消费者需求;再到合规运营方面,深入了解了平台对产品认证、宣传用语、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严格规定,深刻认识到“合规是底线”,任何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产品下架甚至账号封禁。
在工具应用层面,同学们从最初对各类数据工具的陌生,到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榜单查看销量趋势、借助分析工具追踪价格波动与关键词热度,甚至尝试通过AI工具制作符合平台规范的产品图片,实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团队协作中,大家通过分工负责数据收集、文案撰写、图片设计、风险核查等任务,真切体会到跨境电商运营的系统性——每个环节都紧密关联,任何一个细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而高效的沟通与协同则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同学们还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职场经验:从商务邮件的规范撰写、跨部门沟通的技巧,到面对问题时的冷静分析与解决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不少同学提到,这次实践让他们跳出了课本知识的局限,直观感受到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跨文化交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不仅明确了自身专业知识在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也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
实训期间,同学们始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投入各项任务:严格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与操作规范,主动向带教老师请教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遇到选品失误、数据异常等问题时,能及时复盘总结并调整策略。部分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高效的执行力,在模拟运营项目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带教老师的高度认可。全体同学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完成了实践任务,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同时,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外国语学院始终致力于搭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的人才培养平台。此次与长江国贸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深度合作,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行业前沿,更推动了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多元化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机会,积极响应国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号召,为学子们的职业发展赋能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