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午,外国语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张志国、院长鲁修红、副院长黄广芳、李池利,各系部各科室负责人、新生班导师、全体辅导员,以及203名本科新生和69名研究生新生参加了典礼仪式。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文敏主持。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肃立齐唱,歌声嘹亮,气势恢宏,共同翻开新学期的第一页。

典礼上,张志国为2025级本科生班导师逐一颁发聘书。鲜红的聘书不仅代表着信任,更承载着责任。未来四年,班导师将作为同学们的引路人,陪伴他们成长成才。

优秀本科生学生代表秦婉莹、潘芷萱以中英双语作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她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从迷茫到坚定的成长历程,语言真挚、催人奋进,流利的双语引得学弟学妹们心生向往,既展现了学姐的温暖关怀,也彰显出外院学子自信从容的风采。

本科新生代表袁一莹同学从容登台,她的发言表达了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满心期待,她声音清朗、目光坚定,展现出新一代外语人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研究生新生代表熊灿同学则从学术视角出发,分享了对外语研究的理解与展望,她的发言逻辑清晰、见解深刻,体现了研究生群体的思辨能力与学术追求。


在众多新生中,“轮椅女孩”张沁影同学的身影尤为令人动容。她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身体上的挑战,坚定地叩开了大学之门。她的到来,是“自强不息”精神最生动、最深刻的诠释。在典礼现场,她专注而坚毅的目光,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学校和学院积极为张沁影的大学生活提供了全方面的支持,从学习设施到生活关怀,全力构建无障碍的成长环境,助力她在此安心求学、勇敢追梦!

鲁修红为全体新生带来了题为“语智无界,言通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外院学子的价值坐标”的开学第一课。她从“何为大学”“大学何为”出发,引导新生思考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她指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颁发文凭之所,更是追求真理、培养具有批判精神与健全人格的公民的学术共同体,是传承与创新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她强调学院要致力于培养能参与全球治理、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语言+”国际化实战人才。
接着,鲁修红院长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身在何处”与“未来何往”。她介绍了外院学长学姐在外语辩论、学术科技竞赛、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指出外院学子应立足“语言+科技”融合趋势,架设语言文化桥梁,锻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她以“当下何为”寄语新生:在规划之路上,要分阶段锚定目标,本科重“广度与积累”,硕士重“深度与创新”;在能力之基上,要做“语言文化”的跨界者,以融合超越能力限度,做“文化深潜”的探索者,让理解抵达沟通深度,做“科技向善”的守护者,让人文守护科技温度;在立身之本上,要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平衡好“个人奋斗与团队协作”“学业精进与身心康健”等关系,保持好奇、勇敢、坚韧之心,不断提升“沟通言值、学术研值、内涵颜值”。

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全场洋溢着希望与热情,新生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彼此交流间尽显青春活力。

为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学院在开学典礼前已组织开展了新生年级大会及系列入学教育活动。辅导员围绕大学四年规划、心理健康、人身与财产安全等主题开展细致指导,引导同学们尽早树立大学目标、阳光健康成长。校医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健康安全知识和国际交流项目进行专题讲解。此外,同学们还集体参观了校史馆、图书馆和校园安全基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学校历史底蕴、熟悉学习资源、增强安全意识,为迎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